日前,教育部公布了新一轮师范专业第三级认证通过名单,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是全国第二个、湖南省首个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三级认证的地理科学专业。近年来,为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以师范专业认证为契机,以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实施“四维并举-四化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本科教育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全面转型,取得令人欣喜的育人成效。
针对学生知识整合迁移能力较弱、思维训练表浅、评价方式单一等制约高阶思维培养的问题,学院依托11个国家及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门国家及省级一流课程,从课程、课堂、实践和评价四个维度出发,以复杂问题解决为核心抓手,实现课程知识问题化、课堂教学数智化、课外实践个性化、成效评价多元化的有效达成与深度融合。
“四维并举-四化融合”模式将聚焦高阶思维培养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一是以复杂问题为牵引,重新构建课程教学大纲,推进跨学科整合;二是借助人工智能创新虚拟仿真、虚拟现实等数智化教学手段,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思维型课堂,激活问题驱动的探究性思维;三是将导师制、项目制等个性化实践与学科竞赛、科研创新、实习实训等模块化实践相结合,强化课外实践对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的深度培养;四是打破单一固化的评价体系,将能力培养评价融入全学程,实现短期课堂、课程评价与个性化全学程实践培养的贯通。
该育人模式的落地实施,带来显著成效,学生分类培养与成才目标顺利实现。地理学类专业学生全员参与学科教学竞赛,近4年来在全国高校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国土空间规划技能大赛等国家级、省级竞赛中,共斩获191个奖项,476人次获奖,占学院学生总数的41.4%;地理科学专业97%以上学生取得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技能显著增强;立项各类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62项,其中国家级15项,本科生参与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该培养经验还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理学科评议组2025年工作会议、2024年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第十五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峰论坛等全国性专业活动中亮相。
人才培养有效助推专业建设,地理科学专业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面向快速变化的世界与未来,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将进一步强化创新思维培养,为教育强国建设输送更多卓越创新人才。
原文链接:http://hn.people.com.cn/n2/2025/0829/c356888-4133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