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25年9月,教育部公布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全国高校共有200个团队入选,我校刘红荣教授领衔的物理学科教师团队入选,成为继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师团队、中华伦理文明传承发展与伦理学理论创新教师团队后我校第三支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队伍。
多年来,物理学科教师团队坚持以党建铸魂、以树人为本、以科研赋能、以服务践行使命,将“悟物崇理、博学善思”的学术追求与“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熔铸于心,在科教融合中绽放师者光芒,培育出一批批服务国家战略的“追光者”。
一、名师引领,打造奋发有为的一流团队
团队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负责人刘红荣任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院长、湖南省量子效应与量子技术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物质微结构与功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他长期坚守教学科研一线,在电子显微三维重构与病毒原子结构解析领域取得了系列原创成果,在Science、PNAS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重点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
团队成员匡乐满教授,为我校物理学科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奠定了良好的学科基础。他在潜心耕耘、扎实推进学科建设的同时,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不遗余力地为青年学者插上腾飞的翅膀,使物理学科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在团队名师的提携引领和言传身教下,团队先后有12人获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23 人获省部级人才计划项目,推动物理学科发展迈上新台阶,助力物理学专业完成教育部师范类第三级认证现场考察。
二、党建领航,筑牢为党育人的初心之基
物理系教工党支部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精心构建“党建引领、平台支撑、老带新促发展”的良性建设体系。凭借扎实且富有成效的工作,该支部入选第四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并荣获“湖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在政治上的成长。学院青年教师代表、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袁尊理老师深有感触地表示,对于每一位刚入职的老师,学院党委负责人都会为其上职业生涯“第一课”,引导青年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责任,并积极鼓励他们加入党组织。据统计,该团队拥有41名成员,其中党员同志达23人,占比超半数。团队成员中涌现了湖南省先进工作者、湖南省优秀教师工作者、湖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等一批优秀的党员同志。
三、前沿突破,勇攀科技自立的创新高峰
团队秉持“悟物崇理、博学善思”学术追求,依托低维量子结构与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开展有组织科研。坚持“问题导向”,参与组建湘江实验室、牵头多项“揭榜挂帅”项目,聚焦国家需求攻坚重大科学问题。
深耕基础研究数十年如一日,成果斐然:刘红荣教授与程凌鹏教授在Science发表湖南省首篇本土研究论文;景辉教授参与的研究成果先后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近五年,团队在PT量子光力学精密测量、病毒原子结构解析等方向产出一批原创成果,在Science、Nature、PR系列等顶刊年均发文1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项、重点项目6项,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国家人才项目4项。与益阳共建湖南未来光电技术研究院、深化国际合作,获批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并参与北京谱仪BESIII、日本高能加速器机构Belle II等国际合作组,持续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
四、因材施教,培育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团队坚持深耕教学一线,每位老师每年至少主讲一门本科生课程,并依托教学实践出版《大学物理》《新编物理奥林匹克教程》等教材5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教改项目7项,其中《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构建了“一闭环、两平台、三阶段”的创新教学模式。《量子力学》等5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
团队深化教学改革与研究,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联合设立基础学科拔尖班——周光召班,积极探索“物理科学家+卓越师范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光召班”本科生大一大二便可进入实验室,跟随团队教师参与物理学前沿课题研究。在团队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近年来,该班学生斩获省级以上奖项6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多人进入国内外顶尖科研院所深造。“光召班”先后入选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及“湖南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五、社会服务,传递点亮未来的科学之光
团队始终把至诚报国作为共同信念,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他们不忘利用专业所长,为社会和人民服务。他们自觉承担科普的社会责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湖南师范大学天文馆,年均接待超1万人次,将浩瀚宇宙的奥秘带到社会公众面前;打造系列“科普党课”,走进机关、企业、社区;连续参与举办“世界量子日”活动,让前沿科技走出实验室,走进大众视野。
不仅如此,团队还助力物理学科拔尖人才早期培养,通过暑期夏令营、学科奥赛长训及物理学科领军教师专题培训,近五年累计培训中学师生1000余人次,其中41人获全国物理奥赛金牌。从天文馆里仰望星空的孩子,到奥赛场上摘金夺银的少年,团队用科普的火种,点燃了一代代青少年的科学梦想。
编辑:黄依依
责编:马铁泉
审核:周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