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信息公开 服务大厅 办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媒体师大

【新湖南】周秋光:铭记历史,强我中华,弘扬湖湘军民抗日爱国精神

2025-10-29 21:12   来源:新湖南   作者:周秋光   点击:

今天,我们站在历史与时代的交汇点,共同回望湖湘大地饱受战火蹂躏的艰难岁月。作为重庆的东南屏障与抗日正面战场的核心区域,湖南在全国抗战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当年,日军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曾扬言“若要拿下中国,先平湖南”,然而这片土地以“千万湘人千万军”的决心、“一寸山河一寸血”的信念,与60万侵华日军鏖战,歼灭日军20余万人,付出了152万同胞牺牲的沉重代价,最终成功守住了西南抗日大后方。今天重述这段历史,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铭记苦难、致敬先烈,更要将湖湘军民的抗日爱国精神转化为新时代推动国家富强的精神动力。

历史不会忘记,日军铁蹄践踏下的湖湘大地曾经历怎样的浩劫。1943年南县厂窖惨案中,日军仅用四天三夜便屠杀我同胞3万人,遇难者遗体沉入河中,致使河道因腐尸堵塞而无法通航。常德会战期间,日军公然违反国际公约使用毒气弹,中毒军民因呼吸困难、口吐白沫而亡,沅江、桃源等地还因日军携带的病菌引发瘟疫,多个村落彻底沦为无人区。湘乡永丰一带,日军实施极端残忍的暴行,将难民钉于墙面点燃“天灯”,甚至将幼童抛向空中用刺刀挑杀。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难以磨灭的伤痛。据史料统计,抗战期间,湖南全省被烧毁房屋超百万间,被抢掠耕牛数万头,直接经济损失达百亿元之巨……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湘籍家庭的破碎,是千万同胞的血泪。

但苦难从未摧毁湖湘儿女的抗战意志。湖南人民广泛开展的游击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正面战场的湖南七次大会战,重创侵略军,敲响了日本帝国主义丧钟。在抗日战争中,湖南总计牺牲军人30多万,占全国牺牲军人的十分之一。每一场胜利的背后,都是军民同心的坚守:中共湖南省委在湘乡睦邻堂设立指挥机构,组建湘中抗日游击队与自卫大队,深入城乡、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以各种形式抗击日军侵略。一批批湖南抗日英雄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义无反顾地投入伟大的抗日战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兵民是胜利之本”,当时湖南共有220万民众参军入伍,与军队并肩作战,构筑起一道日军无法突破的血肉防线。英雄的湖南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的爱国反侵略的抗战精神光照日月,流芳千秋,永垂不朽!

这份抗争背后,体现了湖湘精神最耀眼的光芒。湖湘军民的抗战实践,深刻诠释了湖湘精神的核心内涵。其一,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郑家溉、吴剑学等志士面对日军的诱降,始终坚守民族大义,或投水明志,或在目睹亲子遇害后仍痛斥日军,直至牺牲。其二,军民同心的责任担当。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时,后方农民主动输送粮食,妇女参与缝制军衣,猎户为军队带路导航,湘乡永丰地区的百次游击战中,民众巧用野猪钳等农具攻击日军、保卫家园。其三,愈挫愈勇的坚韧品格。衡阳保卫战后期,守军粮弹断绝,炊事员、文职人员纷纷拿起武器参战,重伤将士则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这种压不垮、打不败的意志,正是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特质的生动体现。

如今的湖南已从战争废墟中崛起,“天河”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等科技成果走向世界,脱贫攻坚任务已全面完成,乡村振兴战略正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芷江受降纪念坊上“正义必胜”的镌刻,是包括152万湖南同胞的英烈用生命换来的,今日的和平稳定,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守护的,因此,必须传承好湖湘军民抗日爱国精神。首先,要加强红色教育,组织青少年、广大党员群众走进厂窖惨案纪念馆、衡阳抗战纪念城等历史遗址,通过幸存者口述、实物展陈等方式,牢记历史。其次,要将精神转化为实践动力,在推进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发扬湖南人能吃苦、不服输的精神,直面难题、攻坚克难。最后,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坚决抵制歪曲、抹黑抗战历史的错误言论,守护好历史真相。

湖南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英雄的记忆,每一条河流都流淌着爱国的热血。让我们以史为鉴,将湖湘军民“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意志,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际行动,传承好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以优异的发展成果告慰那些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献出生命的湖湘先烈!

(作者系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二级教授。本文为作者于2025年10月18日在武汉举行的“区域国家和全球视野下的武汉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学术研讨会”上所作主旨报告)

原文链接:https://m.voc.com.cn/xhn/news/202510/30780897.html

分享到:

下一条:【新湖南】以科技“硬实力”、人才“软实力”驱动新发展——湖南科技界、教育界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