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信息公开 服务大厅 办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大要闻 > 正文

师大要闻

我校师生观看并热议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2025-09-05 22:34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网   作者:马铁泉 黄依依   点击:

(记者 马铁泉 黄依依)9月3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学校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师生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大会盛况。在各个集中收看会场,师生们精神振奋、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铭记历史,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团结奋斗,在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刘仲华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盛大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在国防建设、科技创新和综合国力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捍卫人类正义与和平的丰功伟绩,表达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决心,展现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担当,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指引。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作为高校管理者与科研工作者,威武雄壮的阅兵式使我倍感振奋、倍增干劲。教育兴则民族兴,我校创建于1938年的抗日烽火之中,我们将把先辈们救亡图存的“教育救国”精神转化为建设“教育强国”的真实行动,进一步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爱国主义教育培根铸魂,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情”激发学生奋斗报国的“民族情”,着力培养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坚持“四个面向”开展有组织科研,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科技强国建设,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辉:

今天,我们以一场盛大的阅兵式重温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彰显我们对历史的尊重,也昭告我们对和平的捍卫、对未来的期许。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要永远传承和大力弘扬。作为高校教师和管理工作者,我们要将伟大抗战精神和此次阅兵式所展示的“爱国情”、“民族魂”积极融入“大思政课”,教育引导当代青年学生树牢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奋斗精神、强化使命担当,激励青年学生以英雄先烈为榜样,将报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科研学习、社会实践中勇挑重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沈又红:

阅兵式充分展现出国威、军威和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令人振奋、催人奋进。中华民族历经14年艰苦抗战,取得了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仅铸就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更孕育了伟大抗战精神,这种精神超越时空,成为新时代青少年砥砺奋进的精神坐标。用伟大抗战精神来滋养和引导青少年,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自信豪迈、志向远大、挺膺担当、勇毅顽强的时代新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课题。

教务处处长、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主任银海强

九三阅兵式上,铁流滚滚展国威,战鹰呼啸震长空,一系列先进武器装备精彩亮相,充分展示中国人民和军队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强大能力,令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精神,激励着我们要勇担使命,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方位。教务处将持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紧密结合起来,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学生工作部、武装部部长陈文雄: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受鼓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这段浴血奋战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是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指引我们在铭记中汲取智慧,于传承中坚守初心,培育新时代的栋梁之材。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的嘱托,深刻领悟伟大抗战精神的价值意蕴,引导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相结合,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敢于争做先锋、勇担使命,不断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信念,甘于奉献、砥砺前行。

研究生院副院长、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苏涵琼:

这场阅兵,不仅是一次国威军威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堂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科技强军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这与我们高等教育战线,特别是研究生培养工作息息相关。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引导广大研究生同学深刻认识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着力培养同学们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关键领域,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努力成为国家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科技强军、科技强国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方俊雄:

今天观看“九三阅兵”,心潮澎湃,气势恢宏的阅兵场面震撼人心,催人奋进。作为离退休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这份荣光与老同志们息息相关。老同志们曾亲历烽火岁月,年轻时保家卫国,年迈后仍秉持“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本色默默奉献。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我感受到历史不只是书页上的名字,更是他们的青春与付出。在后续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服务好老同志,更要帮助他们保存和传承这些珍贵的红色记忆,在弘扬时代精神、构建和谐校园、关心下一代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广大老同志优势作用,助力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努热曼姑丽·玉苏甫:

2025年 ,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一面映照当下、启迪未来的明镜。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我深刻领悟到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同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应肩负的使命与担当。接下来,我将把抗战精神转化为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维护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共同守护好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和心中的同一个梦想!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沈贤岚:

九三阅兵既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庄严回望,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激励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不惧任何外来威胁,始终坚守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始终捍卫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宣告。作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我们将教育、团结广大师生,不忘国耻、警钟长鸣,将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需要,立足“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特色,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质量党建思政工作为保障,不断推进学院事业迈上新台阶。

教科院教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荣誉获得者范伟: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今天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心潮澎湃、倍感自豪。整齐的方阵、铿锵的步伐、雄壮的军乐,展现出新时代人民军队的强军风貌和大国气象。每一个镜头都让我坚信,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正是国家安宁、民族复兴最坚实的基石。虽然已脱下军装,但军魂永驻心头。我们的人民军队从战火中走来,在党的领导下一路壮大,守护着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作为一名老兵,我深深懂得,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退役不褪色,我们将继续发扬部队优良传统,在各行各业坚守岗位、服务人民,为国家发展贡献老兵力量。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军队再创辉煌!

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郭辉:

今日观礼,百感交集。长安街上,铁流滚滚、战鹰呼啸,多型装备首次亮相,人民军队接受检阅。80响礼炮、“80”字样空中梯队与“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标语,既是对历史的庄重回望,更是面向未来的坚定宣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抗战史研究者,我深知:这不仅仅是军威的展示,更是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我们必须把“纪念”转化为行动:在课堂上讲好抗战史与强军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研究中深化对抗战精神与民族复兴内在逻辑的阐释,以史育人、以史资政,让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芒。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邓验:

当26架直升机汇成巨大的“80”字样,当整齐划一的方阵以绝对精度踏过古老的青石板,当“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口号响彻云霄,难以言喻的情感在内心激荡。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肩负推动抗战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责任,用好“行走的课堂”,可以用有风景的移动课串联起红色足迹,用有故事的微电影讲述战火中的坚守,用有思想的网文碰撞出当代思考,用有创意的研究报告书写青春感悟,在青年熟悉的话语体系里,赋予抗战精神新的表达。

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秘书李洋:

阅兵方阵步伐铿锵,战机编队翱翔长空,新型装备集中亮相,每一幕都热血沸腾,直击心灵。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先烈们用青春与热血铸就了永恒的抗战丰碑,吾辈当永志不忘。作为一名高校宣传工作者,也是一名转业老兵,我将以大会精神为指引,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牢记使命担当,永葆军人本色,把对先烈的缅怀和敬意化为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实干行动,依托融媒之力,讲好校园故事,引导师生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报国行的自觉奋斗中,努力在人生的“第二战场”再立新功,续写忠诚与奉献的青春篇章。

工程与设计学院退休党支部组织委员,我校原顾问、已故八路军老战士杨晓峰之子杨小钨:

观看了今天的阅兵式,内心澎湃,激荡不已,衷心为祖国富强而自豪。看到电视里多次出现的抗战老兵场景,我想到了我的父亲,他怀着不畏强暴的气概和正义必胜的信念,于1938年投入抗日战争。他在世时常教导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强大自身,珍爱和平。我们也一直秉承他的遗愿,爱党爱国,努力工作。作为一名退休党员,我将一如既往持之以恒,为学校发展贡献绵薄的银发力量。

音乐学院成教办主任、退役军官李旭辉:

上午9时整,千人军乐队奏响强军进行曲,党旗国旗战旗旗旗招展,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上百型主战装备庄严列阵,新型主战装备威风凛凛通过天安门,这不仅是向全世界展示强军强国之重器,更是展示我军将士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维护国土安全的坚强决心。看了阅兵式,我热血沸腾、倍感自豪,在某野战军服役的22年里,亲身经历了装备的更新迭代,感受了海空军制海制空权的快速提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军队的指挥体系、装备体系、战场布局时刻紧贴国际形势变化而调整,我坚信在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永远是国之重器,是打败侵略者最强硬的拳头,落后、挨打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欣茹

当9月3日的晨光洒满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隆重开幕。凝视着屏幕,我心潮澎湃,胸中激荡着无限的自豪与骄傲。看着身着军装的三军将士们目光如炬、身姿挺拔地列队前行,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先辈们在枪林弹雨中步伐坚如磐石的身影。这场阅兵式是祖国母亲嘱托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叮咛,也是激励我们奋发前行、成就未来的号召。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深知自己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才得以见证祖国今日的万丈荣光!此刻的震撼与感动,将化作我辈青年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激励着新时代青年以青春之我,筑强国之梦!

法学院本科生周晶晶: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这场庄严的阅兵仪式。当国旗护卫队在天安门广场擎旗登场,步伐铿锵地升起五星红旗时,我格外激动。这与我在校女子国旗护卫队的经历产生了深刻共鸣——我深知这面旗帜背后承载着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与尊严。每一次扬旗、每一次敬礼,对我们护旗队员而言不仅是动作,更是传承,是一份神圣的使命与誓言。作为护旗队员,我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守护国旗;作为党员,我会把这份震撼转化为前进动力,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无愧于先烈的牺牲,无愧于胸前的党徽,更无愧于我们守护的那一抹中国红!

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肖漪:

80响礼炮震彻云霄,麓山脚下的红色记忆与眼前的壮阔场景重叠交织,仿佛唤醒了历史深处湖湘儿女的英勇抗争记忆。阅兵式中,徒步方队铿锵有力的步伐、装备方队磅礴震撼的亮相,无不彰显我国国防力量的现代化成就和捍卫国家主权与和平的决心。作为新闻学子,我们不仅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更应发挥专业优势,以笔为媒、以镜为窗,真实、全面、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新征程上,我们定会传承师大“仁爱精勤” 的校训精神,以青春热血践行新闻人的使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属于我们的青春力量。

编辑:黄依依

责编:马铁泉

审核:周凯兴

分享到:

下一条:我校附属贵安学校举行揭牌仪式暨开学典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