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9月27日(唐小晴 董飞)9月26日,湖南师范大学科创港校区项目在湘江科学城开工建设。
据了解,该校区将布局7个新兴交叉学科集群、1个核心基础学科集群。同时,会导入相关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新增布局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实施创新人才千万工程,配置高素质创新人才1000人,导入博士后、博士、硕士等10000人;到2033年,计划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1000余项。
紧密贴合国家重大战略与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该校区还以“优质教育资源扩容”与“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导向,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全力构建以新工科为核心,基础学科与新医科、新文科协同发展的学科集群,打造理、工、文、医交叉融合的国际一流科教创新综合体。
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指出,湖南师范大学科创港校区建设是省、市、新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和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高地的有力支撑,也是湖南师大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核心承载。该项目一头连接国家“两重”资金支持,一头连接湘江科学城万亿级产业集群。
他希望,湖南师大构建“校区—园区—城区”三位一体、学研产城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为湘江新区抢占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制高点提供硬核支撑。“长沙市、湘江新区将为项目建设开启绿色通道,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把湖南师大科创港校区打造为湘江科学城片区的标志性、引领性项目。”
湖南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表示,建设科创港校区,是该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使命工程。学校将高标准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全力建设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于一体的高水平科教融合创新区。
“我们将紧扣湘江科学城的创新定位,重点布局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化工新材料、信息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以及核心基础学科,打造以新工科为核心的学科集群和创新平台,为服务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刘仲华说。
该校区将于2028年9月迎来第一批新生,2030年全部竣工。(完)
原文链接:http://www.hn.chinanews.com.cn/news/kjww/2025/0927/51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