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信息公开 服务大厅 办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媒体师大

【新湖南】留在城市,还是逃离“北上广深”?

2023-03-31 10:58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陈奕樊   点击:

【讲述实录】

湖南大学应届毕业生马建萌:

即使“内卷”,也要留在城市工作

我来自河北邯郸,现在是湖南大学广告学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

这个求职季,我的内心五味杂陈:去年3月份开始准备的考研首战失利,最近的河北省公务员考试也没能成功。因为准备考研考公,错过了求职季最重要的秋招。年初,我开始投身春招,但投出的简历都石沉大海。

我们年级600多人,一半的人考研,一半的人考公。学院新闻专业排名第一的同学,因为英语六级没过导致无法保研,考研也没考上,更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这加剧了我的焦虑情绪。

找到一份符合自己兴趣爱好、与专业相匹配的工作,是我目前最主要的筛选条件。而大多符合条件的公司都分布在发达城市,我的专业在县城和农村没有太多施展拳脚的空间。

我是一名典型的“社恐”,更想留在长沙、石家庄这样熟悉的省会城市发展,主要是大部分老师同学朋友都在这里,让我有“安全感”。我也认为,既然考上了大学,起码不要辜负家里人的期望,在城市里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至少可以证明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白浪费。

这几天看校招信息,有很多来自浙江地级市的企业,由于薪资和地域的问题,我自动把它们“屏蔽”了。我现在一心只想留在大城市工作。

尽管大家都说大城市越来越“内卷”,充满了未知数,但大城市工作机会更多、薪资待遇更好、接触范围更广、晋升空间更大、公司理念制度更完善,这些是我选择留在大城市的原因。

我现在的想法是,如果一时找不到十分满意的工作,也可以“先就业再择业”,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留在城市发展,再寻找自己心仪的工作。

湖南师范大学2022届毕业生吴芳:

逃离“北上广深”,在乡村找到价值

我是湖南师范大学2022届的毕业生。我在怀化一个小县城长大,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会到广东农村学校来当老师。

我所在的学校名叫华桥小学,位于汕头市濠江区楼下村。这里民风淳朴、潮汕文化浓郁。学校有200多名学生,我主要教五年级学生的语文课程。

刚毕业时,我也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半年前,我在深圳找到了一份从事法务的工作,月薪有1万多元,如果坚持下来年薪可达20万元。但深圳的生活是出了名的高强度、快节奏,我常常早上8点多来到办公室,晚上10点多才下班。我还面临一个实际的情况,公司只提供3个月的员工宿舍,往后需要长期频繁租房搬家。这些让我身心疲惫。

工作一个月后,我决定离开深圳,去农村支教。我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美丽中国支教专项”项目,如愿入选。

为什么会离开城市选择回到农村?我从初中开始,便接受了湖南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帮助。基金会的老师们不只提供物质支持,更多的是让受资助的学生走出去参与丰富的活动和特色课程,开拓视野。老师们近10年的陪伴,让我意识到教育对于农村孩子的重要性。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老师。

半年来,我开展了一些特色课程,和孩子们成为朋友,让他们走上讲台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想告诉他们:我们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从事不同的职业,在不同年龄拥有不同的可能性。

我的很多同学都留在城市,但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来到农村我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支教结束后,我可能会回到家乡,也可能会留在教育类公益行业从事与农村相关的工作。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奕樊 整理)

【记者手记】

让城市、乡村和青年实现多赢

陈奕樊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催生了多元化的职业选择,也让地域不再成为就业的限制条件。马建萌们选择到新一线城市发展,代表了新一线城市充满了吸引力和活力,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吴芳们则选择逃离“北上广深”,在广袤的田野大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当地注入朝气和活力。

大学毕业生根据自身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地域就业,各地也迫切需要青年人才的加入。大城市放宽各类限制、小县城掏出真金白银,纷纷求贤若渴。无论大学毕业生们选择到哪里发展,都是当地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只有提供积极的就业政策,构建良好的就业生态,让年轻人在奋斗路上没有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不断迸发出强大的活力,城市、乡村和青年人才才能实现多赢。

原文链接:https://m.voc.com.cn/wxhn/article/202303/202303310638567179.html

分享到:

上一条:【新华网】传递奥运精神点亮体育火种 体育湘军走进湖南师大附小

下一条:【新湖南】与老学长面对面,湖南师大举办“杰出老校友回母校”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