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徐雪)10月17日-19日,“理解与交流:世界文学在当今时代的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副校长刘怀德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曾艳钰主持。
刘怀德代表学校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湖南师范大学的历史沿革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情况。他指出,当前全球发展格局深刻变化,更应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实现美美与共的愿景。他期待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共探东方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新路径。
我校原党委书记蒋洪新教授、大会发起人张隆溪教授分别致辞。蒋洪新高度肯定本次学术会议在推动世界文学研究与跨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构建世界文学中国话语的重要性以及文学思想对文明共情、对话的促进作用。张隆溪介绍了外国语学院国际合作项目“世界文学史”的进展情况和成果。该项目耗时近20年,最终成果为四卷本英文专著,我校外国语学院团队翻译中文版。
在两天的主旨报告环节,来自哈佛大学、鲁汶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14位知名学者围绕世界文学发展展开深度对话。
期间,我校欧乐·德林教授、吴漠汀教授、大为·安德鲁·波特副教授、阿米尔·汗副教授发起了题为“意义的流通:比较视角下的中国、欧洲与美洲”的圆桌论坛,引发了热烈讨论。
本次会议由我校外国语学院举办,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80余家单位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学生参加会议。
编辑:黄依依
责编:马铁泉
审核:周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