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逸飞 李雯倬)8月10日,2025年“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人工智能与法学教育“麓峰”交叉科学论坛暨第二届法律实务技能课程标准研讨会在我校法学院开幕。副校长杨震出席活动。近20位专家学者和暑期学校110名学员、11名观摩教师参加现场活动,1.1万余人次通过北大法宝学堂平台观看同步直播。
开幕式上,杨震代表学校致辞。他指出,我校法学教育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在法学实践教学领域已形成优势特色,在新文科建设、法律实务技能课程创新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他着重介绍了法学院与北大法宝等机构的合作成果,对未来进一步深化合作予以展望,并表示学校将持续支持办好“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
我校法学院教授、项目负责人蒋新苗强调,当前法学教育在对法律实务技能课程体系与标准展开探索的同时,应建设开放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助力我国法律实践教学的体系化与标准化建设。他指出,本届暑期学校具备学员来源广泛、同步开展师资培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等特点。
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潘剑锋指出,我校法学院连续四年举办“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为我国法科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届暑期学校吸引了线上线下逾千名学员参与,充分体现其影响力。
北大法宝总经理、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赵晓海表示,暑期学校项目已由线上公益课程发展为“理论+实操+智能体开发+AI知识库”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未来将持续用技术为法学教育赋能。
西北政法大学数字法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杨锦帆线上致辞。他对我校法学院为推动法学教育所发挥的作用表示感谢,并期望各方“共筑数字法学根基”,实现数字与法治的双向融合。
湖南森力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孙世亮、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王铭漳分别作学员代表发言。
在会议主旨报告与成果发布环节,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刘仁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长江学者杨东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昕教授,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长江学者、四川大学左卫民教授等专家分别发表主旨报告。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吉林大学教授房绍坤作总结发言。
在“麓峰”交叉科学论坛环节,来自北京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深圳大学、杜伦大学、上海萌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鑫昊成律师事务所以及我校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专题交流或点评发言。
据悉,此次活动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法学院和北大法宝学堂共同承办。学员报名人数达1800余人,分别来自200余所国内外高校。
编辑:肖漪
责编:马铁泉
审核:周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