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信息公开 服务大厅 办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媒体师大

【长沙晚报】湖南师范大学世承书院坚持因材施教、优生优培,培养创新之人才

2023-03-29 10:14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刘俊 董飞   点击: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俊 通讯员 董飞

“建议同学们充分利用书院提供的良好学术环境,主动与导师沟通联系,提前进入实验室,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丰富自己的科研经历。”近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世承书院2021级物理学周光召班硕士研究生推免经验分享会上,已被推免保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2019级物理学周光召班学生尹浩川,结合自身推免经历进行经验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湖南师范大学以“世承书院”作答,探索现代住宿制书院模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引领未来世界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对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尹浩川结合自身推免经历进行经验分享。 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俊 通讯员 董飞 摄

模式改革 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路径

在世承书院,学生拥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世承书院的学生,也是所在专业学院的学生。学生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科研训练和学术发展由各自所在的专业学院负责,党团组织生活、学生活动开展等第一课堂以外的学习生活与养成教育由书院负责。

除探索双院培养模式外,世承书院还建立大师引领机制、贯穿全人教育理念、试点优生优培方式、开展学业全程跟踪。

湖南师范大学世承书院。

在“共享智慧,共创未来——面向学生成长的高校书院教育”高校现代书院学生论坛上,世承书院2021级学生丁兰若以《做现代书院制背景下跨学科型“第二课堂”打造的几点思考》为主题,向全国数十所高校介绍世承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拓展活动、制度建设。

“我参加了多场科技创新赛事,比如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等。”丁兰若告诉记者,世承书院文理交融的跨学科型“第二课堂”为学生跨专业创新能力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使学生突破自身专业局限性,奠定其多元发展与终身探求的人文底蕴、审美素养和科学精神。

这是湖南师范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缩影。早在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便开始探索拔尖本科人才培养新途径。2018年,学校组织第一届本科“世承班”招生选拔,面向全校所有专业,从2016级、2017级本科学生中分别选拔了100名优秀学生,组建首届本科“世承班”。首届本科“世承班”毕业生深造率达94%,79人(其中75人为推免生)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英国华威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

通过几年探索,2021年世承书院成立,以该校首任校长、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廖世承先生的名字命名,开启现代住宿制书院培养模式的探索。

世承书院开启现代住宿制书院培养模式的探索。

在新学期开学第一课上,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洪新教授以“《围城》内外的故事:钱锺书与国立师范学院”为题,结合小说《围城》讲述了国立师范学院自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及世承书院名称的由来,阐述了学校“仁爱精勤”校训的深刻内涵。“世承书院既是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实验区,也是学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的有力举措。‘世承’二字既可以解读为廖世承先生的名字,也可以理解成‘代代传承’,以此勉励每一位湖南师大人培养国际视野,传承优良传统,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在世承书院“院长午餐会”上,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共进午餐话心声,集思广益建书院。

联合培养 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双导师”

“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我第一时间联系了自己的培养联系老师,老师也结合自身的经历鼓励我、帮助我。”世承书院2021级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学生薛舒丹告诉记者。

湖南师范大学启动机关党委和世承书院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结对联合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队伍由学校机关党委党员干部、世承书院学业导师及党员老师组成。

“联合培养以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学校机关党委的政治优势,培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周俊武介绍。

“你是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又是我校第一届世承书院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希望你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不仅获得思想理论的滋养、经典作家伟大人格的启迪,还能获得专业学习的资源和灵感。”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人,在与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卞郁彤谈到《共产党宣言》的阅读后,该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沈又红特地将省委党校戴辉礼教授的8篇导读文章推荐给卞郁彤,并在回信中勉励她:“说不定,你还有可能成为一名颇有成就的经典文献研究专家。”

世承书院设置读书角,举办经典书籍推介品读活动。

每学期的“院长午餐会”是世承书院的特色,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共进午餐话心声,集思广益建书院。“希望多邀请一些学术大咖来举办讲座”“想多了解一些出国境交流的信息”……在一场场温馨的“师生家宴”中,学生代表们就培养方案、学科交叉融合、书院硬件设施建设、课程安排、出国交流等话题踊跃提问,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兼世承书院院长刘子兰逐一解答,并鼓励学生练就“硬功夫”,“要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让大学生活有的放矢、充实完满。要找准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位,充分利用书院学科综合、人才集聚、资源集中等优势,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据了解,湖南师范大学世承书院开设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专业)、生物科学基地班(生物科学专业)、锺书班(英语专业)、哲学基地班(哲学专业)、周光召班(物理学专业)、浩青班(化学专业)、天问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8个班级,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高水平师资,通过“三制三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模式,进一步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原文链接:https://www.icswb.com/h/100104/20230326/807187_m.html

分享到:

上一条:【红网】湖南师范大学:协同培养引领师范生全面成长

下一条:【人民网】唐凯麟伦理思想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