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冯泽桐 杨几荷)为深化校地协同帮扶,助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7月17日,副校长王辉率队赴安化县马路镇折尔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并看望慰问在此开展“三下乡”活动的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安化县委副书记、县长潘文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飞燕参加活动。
王辉一行先后来到折尔村水稻种植基地、生猪养殖基地,与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产业规模、技术应用及市场对接情况,实地探寻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座谈会上,马路镇党委书记饶聪、驻村工作队队长唐存忠分别介绍当地概况与驻村工作进展。安化县副县长禹丹结合县域发展规划,就校地在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治理优化等领域的合作路径提出具体建议,双方围绕深化协同帮扶展开深入探讨。
王辉对驻村干部与实践团师生的辛勤付出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驻村工作队要切实履行帮扶责任,科学谋划产业发展路径,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完善产销对接机制,助力村民增产增收;要把握政策机遇,加快推进示范村建设,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他勉励青年学子将专业学识与基层需求精准对接,在实践熔炉中锤炼服务本领、厚植担当精神。
潘文剑对我校第一时间派驻力量扎根基层表示感谢。他希望驻村工作队把帮扶责任转化为深厚情谊、把帮扶成果转化为长效根基、把帮扶力量转化为发展动能,充分发挥我校优势,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文化品牌;把短期帮扶项目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种子”,让成果看得见、留得住、能延续,为折尔村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当晚,“茶乡乐旅,声传折尔”暑期实践团的文艺汇报演出精彩上演。舞蹈、朗诵、合唱等节目轮番登场,集中展现了美育教学的丰硕成果。孩子们自信的神情与灵动的表现,生动诠释了“三下乡”活动在文化润村、以美育人中的显著成效,赢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
据悉,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由新闻与传播学院、音乐学院、旅游学院三个学院的27名师生组成,在党委办、校团委、驻村工作队指导下,开展为期14天的实践活动。实践团结合当地需求,开设了少儿合唱、舞蹈、器乐、朗诵、美工课和成人舞蹈、直播运营课。实践团紧扣乡村振兴需求,将专业实践与基层发展深度融合,在产业调研、美育教学、文化传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既为当地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也让青年学子在基层一线得到了锻炼成长。
安化县相关单位负责人及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并参与活动。
编辑:洪通
责编:马铁泉
审核:周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