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乡村美育美好明天。
美育是美化心灵、陶冶情感的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进程中,美育在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改善乡村文化环境、振兴乡村文化艺术等方面作用重要。而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等方面原因,乡村美育一直发展缓慢。乡村中小学校美育师资紧缺问题尤为突出。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建立美育基础薄弱学校帮扶机制”,并“引导高校师生强化服务社会意识,支持高校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支持社会力量开展美育公益项目”。
如何缓解乡村美育教师缺额之困,建设乡村美育师资队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美育教育?对此,郭声健教授一直在关切、思索并行动,在高校美育服务乡村及乡村兼职美育教师培训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面对乡村美育师资短缺的现实困境,破解路径何在?培育乡村兼职美育教师关键点为何?重难点何在?培训课程如何建构?成效如何?若将此模式推广,又有哪些问题需直面解决?带着这些困惑,我们对郭声健教授进行了访谈。
一、破解乡村美育困境,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美育价值是关键
《新课程评论》:郭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学校美育的关注度提升,出台了系列政策举措。如2019年6月发布的《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探索政府、高校、中小学校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充分激发中小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多方联动、开放高校、富有活力的中小学体育美育新格局”;2020年10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美育基础薄弱学校帮扶机制”。我们了解到,您自2015年起即组织研究生开展乡村美育公益支教,2020年在湖南省沅江市发起组织了乡村学校兼职美育教师公益培训。这些探索,既有情怀又具前瞻性。您为什么选择投入这么多的时间精力来做这些事情?
郭声健:谢谢您。如您刚说的,最近几年,国家推行“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许多高校在教育部专项经费的支持下正处于积极开展当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要解决乡村学校大面积的美育薄弱状况,仅靠这样一种项目制的推进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全社会包括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城市中小学、公益组织、个人等都行动起来,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学校美育工作的薄弱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做这些谈不上有前瞻性,而是基于学校美育的现实状况进行设计的。
至于说情怀,这个不否认。我对自己的评价是,我不一定是一个好老师,但还算是一个有情怀的老师。这种情怀可能源自我对美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农村美育现状的忧虑,当然也跟我自身的职业生涯经历有关。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做教育、当老师,情怀太重要。没有情怀,一切都归于零;有了情怀,则一切皆有可能。
我一直觉得,中国教育最大的不公平,就是美育的不公平。其他方面的不公平可能主要体现在好与不好上,而美育的不公平则体现在有与没有上。现在还有很多乡村学校根本就开不出音乐美术课。我1981年参加工作,就在一个镇上小学担任专职音乐老师,后来又到乡村中学担任兼职音乐老师,40年过去了,恐怕现在仍有部分学校的美育师资配备情况还比不上当年呢。我觉得,但凡稍有教育情怀的人,只要一想到乡村的孩子连唱个歌都是一种奢望,心里一定很难过,一定会想着去为孩子们做点什么。乡村的孩子也是孩子,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同样需要甚至比城里的孩子更需要美丽的歌谣和动人的音符。
《新课程评论》:您刚谈到在乡村中小学校的任教经历,而您又长期参与国家美育和艺术教育法规文件的研制工作,对我国乡村美育的现实状况一定有真实深切的感知与理性客观的思考。在您看来,当前乡村中小学校美育发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有哪些?首要之事又是什么?
郭声健:在学校美育领域,可能有我这种经历的老师并不太多。我算得上是一个“大中小一体化”的老师,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我都教过。基于自己的工作学习经历,我认为,乡村学校美育要突破困境获得发展,须多管齐下,各个方面协同发力助推问题解决。其实,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思路和机制,只不过力度太小、氛围不浓、影响不大。
《意见》专条提出“建立美育基础薄弱学校帮扶机制”,从政策层面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而“高校美育浸润计划”的实施、城乡学校“手拉手”活动的开展、社会公益力量的参与等,可以说各个方面都在有所行动。但您发现没有,这都是一种外部力量的帮扶推动,要真正解决问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才是关键。所以,我认为,破解乡村学校美育困境的首要之事是包括教育局长,特别是学校校长在内的领导们要重视美育工作。而要想让领导们重视美育工作,提高他们对美育价值和重要性的认识是最关键的,要让他们发自内心地觉得美育对乡村孩子来说很重要,不搞美育就对不起孩子们。
《新课程评论》:确实如您所说,即便国家一再强调美育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若我们教育工作者自身存在思想观念偏差,认识不足,最终也难落到实处。
二、培养兼职美育教师是破解乡村美育师资短缺的根本之道
《新课程评论》:当前乡村美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专业美育教师未必专职”“兼职美育教师未必专业”现象普遍存在。从现实需要出发,让其他学科教师亦具备基本素养,能胜任美育教学工作,似乎是一条更务实、接地气的路径。从您的实践来看,这条路要行得通、走得实,需哪些基础与保障?若将此模式推广普及,会面临哪些共性问题?
郭声健:是的,目前乡村美育教师除整体缺额大外,还存在着您说的这两个问题。《意见》对于加强乡村学校美育教师培养提出了两条路径:一是通过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项目,培养能够承担美育教学的全科教师;二是鼓励开展对乡村学校各学科在职教师的美育培训,培养能够承担美育教学与活动指导的兼职美育教师。而实际上,公费定向培养全科教师毕竟指标十分有限,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乡村美育教师缺额问题,唯有激活地方与学校的自我造血功能,从现有教师队伍中培养兼职美育教师,才是根本解决之道。这一点我坚信不疑,也是我下决心要做“沅江乡村学校兼职美育教师培训项目”进行这方面尝试探索的信念支撑,这的确是一条更务实、接地气的路径。
这条路要行得通、走得实,最根本、最关键的保障还是领导要重视。培训美育教师和培训其他学科教师最大的不同是,其他文化课程老师们再怎么没有基础,也都多少有一些基础,但音乐美术学科,老师们若没有基础,那极有可能就是零起点,教师队伍中不可能存在不识字的文盲,但存在不识谱的所谓“音盲”则很正常。而艺术知识技能是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训练才能掌握的,是不可能短时间内突击学会的。这就意味着,培养兼职美育教师不可能按平常那种“短平快”的专题培训模式去做,它必须要有时间的保障。培训周期长,就意味着无论是组织方还是参培者都要有更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投入,所以如果教育行政部门不重视,领导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是无法推广普及的。这恐怕是开展乡村学校兼职美育教师培训必须直面与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二个需要直面与解决的问题是培训者即授课教师从何而来。我们的项目定位为公益,授课团队以我本人所指导的已毕业和正在读的硕士生、博士生为主体,再吸收了少部分具有公益情怀的一线名师参加,他们不计报酬、尽心尽力地参与到培训项目中来。这表明,以公益之名吸引各方人士参与进来,是解决乡村学校兼职美育教师培训师资的一条可行途径。
此外,第三个需要直面和解决的问题是,如此长时间的培训,怎么样才能让培训学员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乐,能够坚持下来。这涉及培训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实施、培训活动的组织保障、培训激励机制的建立等多方面的问题。
《新课程评论》:培训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培训理念、课程体系、讲师构成、方式方法、效果评估及持续性保障等方方面面的全盘规划。制约培训实效性的因素也有很多,具体您是怎样架构并步步推进的?
郭声健:关于此次兼职美育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我的基本思路就是一定要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尤其是要适合乡村学校音乐教育需要的。比如说乐器,我们就选择了陶笛、竖笛、口风琴这三种,这些课堂小乐器上手相对容易,价格也不贵,在乡村学校完全可以普及开来,所以我们在培训的过程当中,时常开心地看到许多参培老师在他们的语文课、数学课、美术课堂上都吹起了陶笛、竖笛和口风琴,可谓是现学现用、即学即用,表明这些培训内容是很适合这样的培训班的。
培训课程设置了“知识与技能”“教材与教法”“政策与理念”“观摩与实践”四大模块。在这里我着重介绍一下教学理念,这也是我最为看重的。我们的课程与教学有如下四条原则:
一是基于学科融合原则设置课程。一方面在教学时要考虑同一门课程里相关内容的对接与融合;另一方面要灵活机动地编排教学内容并实施教学,同一门课程可以由几个执教者进行合作教学,充分发挥每个执教者的优势特长,以汇集与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尤为重要的是要树立学科融合理念,让学员觉得所学课程与自身任教课程很贴近,不遥远。
二是基于以人为本原则实施教学。要准确把握和定位培训对象与教学目标。参与培训的学员均为非音乐专业的其他学科在职教师,他们可能有一定基础,可能有一定兴趣爱好,也可能毫无基础,甚至没有兴趣,他们都是业余爱好者或学习者,是成年人。教学的目标定位是让他们具备承担小学与初中兼职音乐教师的基本条件,包括音乐专业知识技能与教学基本素养。因此,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尽可能降低难度,切忌采用专业化、技术化、学术化的传统教学思维模式,针对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和目标定位,要探索一种业余化教学与学习的新理念与新方式,这对于本项目具有关键性意义。
三是基于学以致用原则选择内容。学以致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对学员作为兼职教师未来从事教学工作有用;另一方面是对学员作为普通人提高生活质量有益。每门课程的教学评价内容选择同样也要遵循学以致用原则,那些对教学、对生活不可能产生多少实质性意义的内容,哪怕从学科专业角度有多重要,都不必纳入教学及其评价内容。
四是基于愉悦参与原则创新方法。让学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充分体验到音乐学习的愉悦性,充分感受到音乐学习的获得感,这是每一门培训课程的教学必须首要思考的问题。为此,课程教学切忌枯燥乏味的说教、居高临下的指导、目中无人的独白,专业技能课程必须强调实践体验,做中学;理论知识课程必须要生动鲜活,接地气,以此吸引学员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尽可能为学员提供表现的机会,通过表现强化学员成就感,通过成就感强化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期盼。教学效果的评价同样也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三、乡村兼职美育教师的价值认知与角色定位
《新课程评论》:我从“音为有爱”微信公众号中一篇篇地读老师们的参训心得。“愉悦”“快乐”“充实”“信心”“成长”是高频词。我感受得到,老师们对这样的培训机会是非常珍惜的,在培训中也是学得非常投入且学有所获的。我还发现:从单科教育专业角度看,兼职美育教师基础薄弱是事实,但从学科综合角度看,兼职美育教师又真是当之无愧的不二人选。他们或许可以从自己熟悉的专业角度入手,发挥原有学科知识的优势,尝试探索学科融合的艺术教育综合发展之路。您觉得是这样吗?
郭声健:您说得太对了!兼职美育教师充实到美育教师队伍中来,对探索学科融合的艺术教育综合发展之路、实现艺术单科教学弱势向艺术课程综合优势的创造性转化,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兼职教师既有劣势更有优势,而这些优势是我更看重的,因为兼职教师所具有的优势恰恰是当前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所急需的,也是许多专职美育教师所欠缺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兼职美育教师不仅需要而且大有可为。他们在专业技能上无疑存在短板,但这些是完全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的培训学习,而使他们具备满足中小学美育教学基本需要所需的专业技能的,这一点我丝毫不怀疑。而且他们所具有的优势也足以弥补其专业技能上的局限,这些优势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理念视野上的优势。兼职美育教师本身作为一名业余艺术爱好者,不会受到专业化与技术化思维的束缚,能够更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树立教学理念,能够更容易跳出学科本位视野而放眼于以美育人。
二是文化底蕴上的优势。艺术学科是技术,但更是文化,艺术教育需要技术的传授,但更需要文化与美的熏陶,而兼职美育教师在文化底蕴上通常要比专职教师更胜一筹,故从这个角度上说,其教学水平与美育质量完全有可能依托更厚实的文化底蕴而得到根本性保障。
三是实施途径上的优势。专职美育教师主要是通过艺术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社团活动来实施美育,但兼职美育教师除此之外,还可能通过班级管理、班级与校园文化建设、主教学科与兼任艺术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等实施全方位的美育,能够真正有可能实现美育渗透学校教育全过程各方面,而这便是兼职美育教师所具有的最独特优势。
我们的兼职美育教师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的所学所获所乐传递给学生,让孩子们成为最终的受益者。譬如,在学校把音乐课开起来,把艺术社团建起来,把校园文化丰富起来;在所任教主科把艺术教育渗透进去,把美育资源挖掘出来,把教学质量提升起来;在自我成长方面,以审美涵养个性气质,以审美增进幸福体验,以审美丰富工作方式,以审美激发职业激情。而无论是为学校还是为学科或是为自己,无论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最终受益的一定是我们的学生,这就足够了,我们的目标就实现了。
《新课程评论》:真好。这样为我们所期待的“人人育人”“面向人人”学校美育育人机制形成提供了新的可能与可行之径。当然,对我们乡村兼职美育教师来说,也是新的挑战。我们知道,准确定位,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您如何看待乡村兼职美育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作为兼职美育教师又该具备哪些素养?
郭声健:我认为,乡村学校美育教师下不去、下去了留不住、留住了专职难等问题是一时半会不可能解决甚至都难以缓解的,也就是说,要配齐乡村学校专职美育教师并不现实。所以,培养兼职美育教师、全科教师,以及聘用社会专业人士、民间艺人等担任兼职美育教师,是未来一个时期内解决乡村美育教师缺额大这一难题的主要路径和办法。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还是学校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兼职美育教师对于开展乡村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价值,可以说,兼职美育教师不仅现在而且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乡村学校美育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加强乡村学校兼职美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计。推进乡村学校美育的普及与发展人人有责,乡村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应该成为美育工作者。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出台《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等五个文件,提出了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四大能力,即师德践行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前几年启动并正在推进实施的师范专业认证,也提出了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等四个方面的毕业要求。由此看来,师德、教学、育人、发展,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必备素养,美育教师同样也是一样的。在此,不一一展开分析,想强调的是,对于美育这样的薄弱环节,尤其在像乡村学校这样容易被美育遗忘的地方,教育情怀特别是美育情怀最为重要。美育教师要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和认同美育的独特而重要的育人价值,尤其是不要小看自己作为一名兼职美育教师对孩子们人生的幸福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美育教师就是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打上美的底色的重要他人。所以,绝对不能轻看自己这份“兼职”,要自尊自信,以美育为荣。
四、以乡村兼职美育教师培训为始,构筑乡村美育美好明天
《新课程评论》:对乡村兼职美育教师培训,接下来您有怎样的设想?老师们回归工作岗位,何以持续保持这种状态,切实有效地开展美育教学,自觉、主动、能动地寻求发展?学校层面、社会层面又该提供哪些助力,让他们安心从教、舒心从教?
郭声健:我在决定做此项目的时候,想法还是有些宏大的,试图达成三个层面的目标:一是探索破解乡村学校美育教师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乡村学校培训具备担任美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指导所必备的基本能力、职业素养与教育情怀的兼职美育教师;二是探索构建学科融合美育工作制度体系,培养各学科教师的美育意识,挖掘各学科丰富的美育资源,构建各学科相互渗透的学校美育共同体;三是探索校内全员参与、校外各方联动、校内外协同推进的乡村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模式。显然,这样的目标不可能通过开展一次培训活动达成,但这个项目还是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虽然这一步很小很小。而从实际效果来看,至少我们现在可以很自信地说,开展乡村学校兼职美育教师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我们迈出的这探索性的一步是很扎实的,也是很成功的。
培训本身不是终点,培训效果好不好,不是看老师们在结业展示会上表现得精彩不精彩,而是看培训给孩子们带去了什么实惠,给学校美育的开展带来了哪些变化。培训结束后,我会组织我们团队的老师同学做跟踪调研和指导,会争取每个学校都走到,每个老师都见到,培训后再相见,一定会给老师们温暖与信心。开了音乐课的我们听听课,组建了艺术社团的我们观摩和指导下社团,哪怕是就听听他们所任教的其他课程,我相信对他们也是一种激励。同时,我们还会通过微信群经常性地和老师们交流,了解老师们的情况,给老师们随时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这个群叫“音你而美”,包括所有的培训学员和公益授课团队的老师。虽然线下培训结束,但实际上线上交流不会终止。
要让这些参加培训的老师们安心从教、舒心从教,真正投入到美育教学当中,的确需要各方面提供条件和助力。所以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要促成教育局做几个针对乡村学校美育教师的活动,借此让这些老师受到关注和重视,也以此推进乡村学校把美育开起来。目前已经开展的是“沅江市乡村学校兼职美育教师音乐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社会公益与教育行政部门合作开展兼职美育教师培训,这只是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继续,可以推广。但我更期待,乡村学校兼职美育教师培训能够真正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和扶持,能够成为省培、国培项目,国家和地方能够提供专项经费给予这类项目支持推广。
《新课程评论》:能向我们描绘一下您理想中的乡村学校美育发展图景吗?
郭声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曾语重心长地说:“如果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没有童话、歌谣和大自然的云彩、花朵、鸟叫虫鸣,如果青少年的心灵世界没有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颜色,如果青少年没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不可能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让我理想中的乡村学校的美育发展图景尤为清晰,那就是:乡村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里装满了童话、歌谣和大自然的云彩、花朵、鸟叫虫鸣;他们的心灵世界有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颜色陪伴、浸润和滋养,他们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因为拥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而快乐、自信、阳光。
《新课程评论》:感谢郭教授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访谈。您还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吗?
郭声健:谢谢!我还真的有话想特别对媒体朋友说。我乐意接受访谈,与您交流,是感动于《新课程评论》对乡村学校兼职美育教师培训,对乡村美育、乡村教育的关注。本来,自这个项目启动以来,我都没有想到过希望媒体能给予关注和报道,因为我就是想做点实事,根本就没想要造成什么影响,不为人知更符合我的行事风格,所以这个项目信息输出的唯一渠道就是我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和“音为有爱”公众号。但项目临近结束时很多朋友对我说,这么有意义的事情只有让更多的人知道,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才能让更多的乡村学校老师特别是孩子们受益。在这里,我要特别对给予我们这次活动支持的教育同仁与各家媒体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我跟您分享一个小故事,来结束这次采访吧。项目结业汇报活动结束后不久,沅江市本地的媒体记者盛先生给我留言说,他为我准备了一些沅江土特产,要我告诉他快递地址。我说是他给了我那么大的支持,应该我感谢他才对,土特产我绝对不能收。但看到他后一段留言,我没有理由再拒绝他了。他这样说:土特产都不值几个钱,是我的一点心意,向您表示敬意。我觉得您办这个培训很有意义,您的大爱情怀让我们敬佩。回想我在农村学校的学习经历,学过什么课文基本不记得了,但老师教唱的每一首歌都还记得!你就当我是一个农村孩子向您表示感谢!
《新课程评论》:朴实的心意,真挚的情感,令人感动。再次谢谢您。我们也期待能有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一起助推乡村学校美育发展,构筑乡村振兴的美好明天。
注:本文为2020年教育部美育研究专项任务“乡村学校兼职美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之一。本文被访者湖南师范大学美育发展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声健、访谈者为《新课程评论》杂志编辑杨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