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信息公开 服务大厅 办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大要闻 > 正文

师大要闻

【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湖南日报)春风拂园地,众卉竞鲜妍——湖南师范大学人才队伍建设综述之二

2021-01-18 15:41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余蓉   点击:

湖南日报记者 余蓉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坐落于岳麓山脚下的湖南师范大学,人才辈出。

一生致力于鱼类遗传育种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和刘少军,是湖南科学家中的第一对“父子双院士”;本科、硕士、博士都在湖南师范大学求学的文学院院长郑贤章,深耕佛经语言、近代汉字研究领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刘红荣,在冷冻电镜三维重构领域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被誉为“当代电子显微学里程碑式发现”……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启动实施“世承人才计划”,重点培育校内学科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青年优秀人才,5年来共激励了427名教师扎根岗位谋事业,打破了中西部高校普遍存在的高端人才“本地培养、外地使用”的困局。

春风拂园地,众卉竞鲜妍。该校近年来人才净流入数据逆势高涨,成为建设人才高地的新样本。

做好服务,让“冷板凳”变成“热炕头”

“‘世承人才计划’对于我们这些一直坚守学校的老师来说,如拂面的春风。”12月22日,在文学院古朴的办公室里,郑贤章开心地说。

郑贤章1991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与这所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读硕士、留校、读博士,至今已有30年。“工作后,我搞科研慢慢有了点名气,包括北大在内的很多高校向我抛出了橄榄枝,但我并没有选择离开。”郑贤章说。

为何?郑贤章告诉记者,一是对母校有很深厚的情谊,二是自己的导师蒋冀骋也一直坚守在这里。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学术氛围很浓,有一批甘于寂寞甘于清贫的学者,“搞学问,纯粹的学术氛围很重要。”

2016年,“世承人才计划”启动实施,郑贤章是首批受益者之一,享有的津贴比以前的收入翻了好几倍。“钱不是关键,主要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与引进的人才一样得到了尊重。这种身份的认同,让我觉得非常温暖。”郑贤章说。

作为文学院院长,郑贤章还把自己定位为人才的服务者。文学院教师要想在文学艺术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就要沉得下心来在浩瀚的书海和古籍资料中潜心研究,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与决心。郑贤章用心用情地为教师团队做好服务,让学术的“冷板凳”变成“热炕头”,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留下来。

对于教师在教学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学院可以帮助解决的,行政管理人员会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解决不了也会向学校反映,寻求解决办法;不管是外部引进的人才还是内部培育的教师,在评优评级等方面一律平等对待,让教师没有委屈,同时营造“以教学、科研论英雄”的良性竞争环境。

目前,整个文学院的学术氛围优良,人人向上。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湖南师范大学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群“语言与文化”的支撑学科,近5年来,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新增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1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新增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 项、重点项目4 项,一般项目20余项;新增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0余项。

支持信任,让科研与育人齐头并进

“我是学校土生土长的,本科和硕士都是在湖南师大读的。能有现在的成绩,离不开母校的栽培和支持。”在生命科学学院内,刘少军深情地回忆起往事。

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时候,每当科研需要投入,学校都鼎力支持;位于湘江边上的鱼类遗传育种科研基地,寸土寸金,很多人出高价买,但学校从未动心,只为支持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在他父亲重病入院的时候,每一次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学校领导都前来看望慰问……

“作为一所师范学校,却能跳出师范育人工作的思路,尽其所能支持科研工作,这让我安下心来继承父亲的事业,从未想过要离开。”刘少军说。

也是在学校的倾力支持下,刘少军从父亲刘筠那里接手主持的实验室,2016年12月28日获批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湖南省政府和科技部共建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省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淡水鱼类命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聚焦鱼类生殖发育及遗传育种、鱼类重要生物学性状形成机制以及鱼类健康养殖3个方向开展研究;将研制一批优良鱼类品种,推动实现湖南千亿渔业产值目标。

“我很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同时也会把学校对人才重视的精神传递下去,培养更多的人才。”30年来,刘少军坚持在教学一线,培养了25名博士和73名硕士,为我国水产研究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致力于电子显微学相关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工作的刘红荣,是2011年9月来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工作的。“我所从事的研究属于基础研究,出成果既需要漫漫求索的时间,也需要坚守冷板凳的信念。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好学校,给了我充分的支持与信任,将我纳入‘世承人才计划’,让我心无旁骛专心科研与教学。” 刘红荣感慨地说。

刘红荣和同事程凌鹏在病毒三维重构领域开展了10余年合作研究,终于找到了一种基于二维电子显微图像解析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新方法,并成功解析出一种病毒的内部结构,首次为生物学家提供了病毒内部基因组及其聚合的三维结构信息,改变了长期以来“病毒衣壳内的基因组呈线轴状排列”的主流观点,对结构生物学前沿研究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科研之余,刘红荣倾力支持一流学科建设,在物理学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协同创新中心及学院人才建设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作为凝聚态物理方向的带头人,从组建研究团队,整合研究方向,搭建设备平台,召集学术会议,扩大学科影响,刘红荣一直很忙。他还先后担任了本科生班导师、世承班第一批导师、“周光召班”项目导师,已培养博士5名、硕士10名。

自“世承人才计划”实施以来,湖南师范大学本土现有人才队伍稳定发展,全校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持续优化,呈现出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人才梯队日趋合理、学科覆盖面持续扩大、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特点。学校人才建设在国家和省部级重大人才项目取得重要突破,各类人才工程入选人数稳居湖南省省属高校首位。

原文链接:https://h5cgi.voc.com.cn/hnrbdzb/#/detail?kid=1494508

编辑:张凌暄

责编:张永涛 马铁泉

审核:蔡颂

分享到:

上一条:【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三湘都市报)倾心筑“暖巢”,引来“金凤凰”

下一条:【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红网)名师风范丨蔡美花:这里环境好人才俊 一定能打造国际一流的学术团队

关闭